您的位置 : 番位文学网 > 小说库 > 短篇 > 与世界和解

更新时间:2022-05-29 12:45:44

与世界和解 已完结

与世界和解

作者:丢由分类:短篇主角:李叶茴,凯华

小编推荐的作者丢由写的小说《与世界和解》很不错,主角李叶茴凯华有着不错的形象,而且故事走向出人意料,《与世界和解》简介:17岁那年李叶茴因为父亲的谎言而失去北京户口,面对着支离破碎的家庭、冷言冷语的亲人,难以为继的学业,在众人眼里一无是处的李叶茴背负着单身母亲王小红的强势命令和殷切希望,独自一人留学新加坡,在竞争激烈的私立高中,她拼尽全力学习,挤破脑袋从咸鱼一条逆袭进入亚洲第一名校。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李叶茴努力寻找人生众多的可能性,四年大学生活,她的足迹遍布四大洲,在泰国支教,在美国黄石公园打工旅行,在德国交换学习、接受英国BBC邀请制作飞行器,加入辩论队去香港澳门广州等各大城市的高校参加比赛、组织大型志愿者社团、创过业、进过五百强公司……她见识过人生百态,尝过亲情和爱情中的酸甜苦辣,终于从一个因肥胖、贫穷终日自卑的姑娘看到自己身而为人的底气和不可替代。...展开

《与世界和解》章节试读:

李叶茴对新学校有些不适应,但若是问起原因,她也说不出所以然。

这个叫做“高唱南洋国际学校”的地方有三类学生:一类是O水准课程学生(相当于英文版的初中课程),备战当地理工学院入学考试。一类是A水准课程学生(相当于英文版的高中课程),备战当地大学入学考试。最后一类学生来自于各式各样的语言课程,针对五花八门的语言需求。

这里是个“机会贩卖机”,只要给钱就能买一个追梦的名额。当然,机会在手不代表万事不愁—— O水准课程录取率只有5%,至于A水准,传闻是更可怕的1%。

李叶茴一家被户口事情折腾得喘不过气,不愿再为淘汰率心神不宁,再加之都没有赌徒潜质,所以为她选择了O水准课程。

年轻人们带着家族的希望和血汗钱远道而来,大部分的名落孙山、灰头土脸地打道回府、另一批则恋上赌台,一年年地砸钱继续学下去。

富二代们都去英美延续家族财富了,来新加坡的大多是为了咸鱼翻身。

残酷的淘汰制将恐惧一点一点打入李叶茴的身体。她一直明白,这个昂贵的机会,母亲只能给自己买一回。

她暗中思索许久,终于看穿这所学校的不对劲:学校,应是青春绽放的地方,可这里充满了失败的气息。无可奈何的失败、名落孙山的悔恨、与梦想失之交臂的绝望 -- 这些味道混在一起,让每个年轻人在呼吸间学会沉默、克制、屠杀朝气。他们奋笔疾书,心怀恐惧地学习……或者,还债。

他们跟李叶茴一样,欠着各自的家庭大笔的债。

A水准班级的学生是另一道风景线。他们脚底生风、充满朝气。

他们的目标是本地两所世界名校:亚洲第一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这两所高校排名远超清北,对李叶茴而言是个要带着敬畏心去参观的景点。

更夸张的是,A水准的录取率是1%。

因此,那些挑战高级课程的学生都被视为勇士。向死而生的勇士。李叶茴偷偷和他们进行对比,觉得仅仅用英文复习一遍初中课程、力图稳中求胜的自己是个匹夫。苟且偷生的匹夫。

当然,没偷没抢,当匹夫也没什么。更何况,人要有自知之明,也要学会知足常乐。把唯一的机会投放在赢率1%的赌注上,这是亡命徒的行为。

为了让学生有点急迫感和自知之明,学校在开学第一天为所有学生做了个英语测试。李叶茴的测试结果惨不忍睹:单词量三百有余,语法知识结构支离破碎。

没有单词量,就像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一肚子话只能继续放在肚子里。即便初中水平的数理化让人毫无压力,但读不懂英文题,就等于自寻死路。

她望着卷子上数不胜数的红叉叉,勒令自己冷静。李叶茴尝试理智分析:死不了就得赖活着。目前看来,英文是大门槛,那你就专攻门槛。攻下这门槛,其他科目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一年不长,但足够创造奇迹 。

她心中平静下来,假装听着外号“大象”的英文老师介绍考试结构,心里冥思苦想出一套学习计划:

一天一百词;听力不离耳;阅读日日做;鸟语不停说。

计划前三项都有大批材料在网上等待下载,只是最后的“口语练习”令人头痛。“高唱南洋国际学校”只有四个非中国人:韩国人、印度人、印尼人和一个新加坡本地人。而且他们被安排在一个班,和其他学生隔离。这环境对于想锻炼口语的人而言简直是虎穴。

不过李叶茴瞄上宿舍区那个马来西亚女清洁工:一个肚子大得像船、走起路来身子一摇一摆的女人。

那个时候,在李叶茴的世界观里,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印第安都是一码事,而只要是外国人都会讲流利的英文。所以每次她望着这个马来西亚女清洁工叽里咕噜地讲话时,都会一脸羡慕。不过后来才得知她讲的是马来语。

一天清晨,李叶茴看着清洁工被肚子卡在楼梯口、无法把垃圾桶转过来,便健步冲上去:“我可以帮你吗?”

对方一脸呆滞。她日日在此清洁,早已成了学生们留学生活背景幕布的一枚铁钉,从未有人正眼看她。清洁工默默低下头,以为李叶茴要告发她的肚子蹭掉了点墙皮。

“我们能做朋友吗?”李叶茴以为自己发音失误,又换了一种笑脸相迎。

对方依旧一脸茫然。李叶茴本就羞涩,这下对自己的发音更没了信心。她又鼓起勇气,指指对方:“You”,又指指自己:“Me”,然后双手合十:“Friends.”

这下对方差不懂明白了,放下充气熏天的垃圾车,拘谨地笑着。

于是,这个叫做Mary的马来西亚女人成了李叶茴第一个外国朋友。

自那之后李叶茴便白天上课,下课后和Mary乱聊。每当她和Mary并肩走着、和她那些总也摆脱不了华语圈的舍友、同学擦肩而过,李叶茴总会被一种优越感占据。她想象自己是电影里那些逆袭成功的傻瓜,在故事一开始就显得与众不同。

Mary生长于马来西亚的原始山区,自己的英文都是扫地时候东听听、西练练地凑出来的,正常沟通算是勉强,要是严谨审核就更上不了台面。

找Mary做朋友也是李叶茴病急乱投医了。两个人常常自说自话且牛头不对马嘴,像是结婚十年的夫妻。

但李叶茴明白,语言练习初期,最重要的不是精益求精,而是克服恐惧。对着一个不会嘲笑自己的人滔滔不绝,会让她茅塞顿开,脑神经被激活,新的词汇跃出水面,鼓励她多说一句、再多说一句。

在新加坡这个多民族国家,本土语言被称之为Rojak:一种马来西亚的水果沙拉,有油条、菠萝和木薯,配着芝麻甜面酱混制而成。千奇百怪食物被混合到一起,就好像新加坡语言的民族大融合:中文、客家话、马来语、印度语…… 正规英文的“Yes, I can!” 在这里可以被简单的:“Can! Can! Can!”代替,等于中文相当口语化的:“能!能!能!”

日常生活中学着乡村英语,怎么在正式考试面对英国考官?语言不正规成了李叶茴的新障碍。她倒不嫌弃Mary的半吊子英文,这无伤大雅,怎么都比自己强,而且她们分别对牛弹琴,互不干扰。可后来,Mary的强迫症犯了,逼着李叶茴说新加坡的Rojak英文,美其名曰帮她融入当地社会。

李叶茴不得不跟着学几句,但是考试时,她很快发现,那好不容易摆脱的“中文干扰”卷土重来。再加之被称作“老师”的Mary有些得意忘形,四处说自己是叶茴的英文入门人,让人反感。

李叶茴克服了内心对语言的障碍,Mary完成了她的角色,应该退休了。李叶茴开始刻意和她保持距离。

不知是心有不甘,还是本性毕露,Mary开始借着尚存一息的友谊向李叶茴借了不少东西,且从未归还。直到最后,她借走了李叶茴的行李箱,说要给孩子装玩具,就再也没回来过。

宿舍老板想起这个肚子胖胖的马来西亚女人,总会挠头问:“这个人,好像不会说英文呀……”

丢失的箱子是个CK奢侈品,好在是王小红从金五星批发市场淘来的尾货。

王小红大声呵斥了李叶茴的慷慨行为。箱子不算什么。只是和来路不明的海外劳工打得火热、还被骗取财物这事令她担心坏了。

为什么她这么蠢?王小红总是会忍不住这样想。

“为什么你这么蠢?”她问。

李叶茴挠挠头,她也不知道。毕竟Mary是自己的第一个外国朋友啊。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