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醒来发现自己成了国公府的二小姐。
人人都说许家名门贵胄,名动京门。
长姐许沛瑶温婉贤淑,嫁给了太子,成了太子妃。备受皇家喜爱。
后又因先皇驾崩,太子继位,成了当朝皇后。
幼女许呦毓秀名门,灵动秀气,上门提亲的人也踏破了门槛。
我大哥年纪轻轻便做到了礼部尚书,备受皇上重用。
名动京门无非是因我们家是许家。
母亲说上面有大哥和长姐护着我,我只要活的开心幸福就好。
可突如其来的一道圣旨,打的我是措手不及。
赵侍郎向皇上求取国公府的二小姐。
虽然我无意于嫁为人妇,可我知道圣旨难违,更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更是我做不了主的。
「许呦领旨。」
赵侍郎,也就是赵寻。
自幼我便与他相识,两家曾只有一墙之隔。
赵寻爱唤我「许家妹妹」,从小我便喜爱冬天。
赵寻便给我堆雪人,堆兔子。
深夜坐在台阶上赏雪,每每这时,他总是会给我折一直梅花。
那一刻,我的心也跟着动了一下。
十一二岁的年纪,情窦初开,喜欢上他也并非怪事。
可后来赵寻父亲被贬,举家迁往了江南。
自此,我与赵寻再未相见。
父母告诉我,只要我不想嫁,他们就去请求姐姐说情,请皇上取消这门亲事。
可当我知道这次皇上赐婚的人是赵寻时,
我心里竟然暗自高兴。
想到这,我便惭愧的低下了头。
赵寻前年通过读书中了状元,封了官。
两年的时间他从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官,一步步登上了位极人臣的位置。
赵寻的美貌也是无人能及,京城不知多少女孩儿芳心暗许。
虽说我是庶女,因为家中只有我一个未出嫁的女儿,父母也为我准备了丰厚的嫁妆。
十里红妆,凤冠霞帔。
大婚那日,我身穿红衣,头戴凤冠,坐上了轿辇。
这么多年我从未穿过红衣,想不到第一次穿红衣便是嫁衣了。
我坐在烛火跳动的房间里,没一会儿,听到门开了,接着脚步声渐渐近了,停在床前,一只白皙修长的手挑起盖头。
我下意识抬起脸,正对上一双含笑的眼睛。
眼睛的主人笑着对我说:「沈家妹妹,好久不见了。我从小便心仪你,今日也算是如愿了。」
他还是那张极好看的脸,柳叶眉,下面是一双明澈而沉静的眼睛,嘴唇微微勾着,没什么血色。
我望着他,感觉既熟悉又陌生。
「我向往一生一世一双人,不知你可否做得到?」
赵寻紧握着我的手说「今生我只有你一个妻子,断不会再娶旁人。」
在这个男人三妻四妾的年代,
我因他的这句话情动了。
系统当晚问我是否穿回,
我拒绝了。
系统笑我痴情人,并告诉我若要穿回,可就要再等六年了。
我笑系统不懂爱情,若是他待我始终如一,哪怕六十年又如何。
赵寻的身体不太好,深夜他总是轻微的咳嗽,好几次我都以为他醒了,实际上并没有。
第二日,当我醒来时已日上三竿。
赵寻已将饭菜端到了房内。
「这些事情下人来就好,你实在不必做这些。」我轻声的说着。
「为夫人做这些我觉得很开心。」
赵寻告诉我不必每日早起给公婆请安。
「在国公府怎样,在这里就怎样。」
三年里的每一天,都是赵寻亲手为我煎药,
赵寻当真是爱我至深,连日常小事他都亲自来做。
可他也很爱旁人。
「甚至和别人有了孩子,今年三岁。」
这一年,是我与赵寻成婚的第五年。
五年来,赵寻与我相敬如宾。
赵寻对我的好羡煞了旁人,说我有如此有福气,嫁了一个一心一意待我的郎君。
连身为皇后的长姐都红了眼,告诉我一定要珍惜。
可就是这样一个深情的人,还是有了外室。
和赵寻成婚两年后,我还是未有一儿半女,
药不知喝了多少碗,
针扎了不知多少次。
可都未曾见效。
我本是最怕疼的,每次大夫为我针灸时,赵寻总是会守在我身旁。
他是赵家独子,子嗣固然重要,却因为我的一生一世一双人断然拒绝纳妾。
他曾无数次对我说「我只想要和你的孩子」「如果不能,全族无后而终也罢。」
说出来这些,我又怎么不感动。
我知道他的深情不是装的。
他确实很爱我。
他也确实跟别人有了孩子。
瞒了我整整三年。
我本对子嗣之事不再抱有期望,可当我真正看到那个孩子喊赵寻「爹爹」时,心里如坠冰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