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妇徐红花拐卖妇女儿童共计21人,因一己私欲,导致数十个家庭破裂,被拐妇女儿童多数处境凄惨,更有数人因被她拐卖而死亡。所以,像这种罪大恶极之人,判她死刑都算是轻的!如果不是法律不允许,我都想判她个凌迟之刑!”
1994年,四川,腊月二十五。
还有五天就是除夕,这天赵小军和妹妹赵小玲早早就起床了。
今天是年前最后一个赶集日,昨天,在他们的软磨硬泡下,妈妈韩晓琴答应带他们兄妹俩去集市上逛一逛。
这可把兄妹俩高兴坏了。
他们的父亲赵福贵因为要帮人做事,就没有和母子三人一起去集市。
在家吃过早饭,韩晓琴就骑着她那辆凤凰牌自行车带着兄妹俩赶往集市。赵小玲坐着前面的横杠上,赵小军则坐在后座上,一路上,母子三人有说有笑,冬天的风有点冷,但欢快的三人似乎都没把它放在心上。
等到了集市,看着兄妹两人被风吹得有点红的小脸,韩晓琴捧起他们的脸蛋各亲了一口,哈哈笑着说:
“你们的小脸蛋都被风吹成小苹果了,真可爱!你们表现很棒,妈妈一会儿奖励你们一人一串糖葫芦好不好?”
由于他们夫妻都很勤劳,所以家境比较殷实,在子女的吃穿上,韩晓琴比较舍得。
“好啊好啊!妈妈真好!”
六岁的赵小军和四岁的赵小玲开心得拍着双手在原地蹦跳了起来,之后更是把妈妈拉得俯下身,一人一边,在她脸上吧唧亲了一大口。
韩晓琴笑得眼睛弯成了一座小拱桥,路过的行人也纷纷笑着走过。
集市很是热闹,辛苦一年的人们,也在年前这最后一次赶集当中慷慨了起来,许多平日里不舍得买的东西也会买上一些,新衣裳、小零食、各种年货都多多少少置办了一些。
韩晓琴也不例外,没多久,她那辆自行车把手上就挂了好几个袋子了,后座也绑了不少东西。待会儿回去的时候,兄妹俩就要在横杠上挤一挤了。
他们母子三人一路走走逛逛,由于东西买的比较早,后面他们就主要逛小吃摊,吃过不少小吃之后,三人要了两碗皮薄肉鲜的馄饨,准备吃完馄饨之后,就回家。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早在半个多小时前,就已经被坏人给盯上了。
吃完馄饨,韩晓琴掏出钱包,准备付钱。
“老板,多少钱?”
“一共两块钱。”
韩晓琴取出两块钱,递给老板,便将兄妹俩抱上自行车,推着往集市外走去。
在他们母子三人即将走出人群的时候,突然间被人叫住了。
“大妹子,请稍等。”
韩晓琴循声转头望去,一个看起来四十来岁的女人正向她招着手,从路边的一家杂货店门口向她们娘仨走来。
“大姐,您喊我吗?”
韩晓琴停住脚步,礼貌地问道。
“是的,大妹子。我有事想请你帮个忙。”
韩晓琴是个热心肠,她问道:
“大姐,有事您说,能帮的我一定帮忙。”
那女人说道:
“我有个表侄女和你同一个村,我有封信想让你帮忙转交给她,还有,这不马上要过年了嘛,我这做姑姑的给她准备了一点年货,放心,不重的,就一小袋子,你看,能不能帮我捎给她?”
在那个年代,手机还没有出现,固定电话也刚在城市普及。
讯息不发达,质朴善良的韩晓琴没有接触过这个世界上的恶,她丝毫没有怀疑那个女人,便推着车子往杂货铺走去。
到了杂货铺门口,她把兄妹俩人从车上抱下来,让他们坐在门口的小凳子上,对他们说道:
“小军小玲乖,你们在凳子上坐着等一下妈妈,妈妈跟这位大姨去铺子里拿点东西噢。”
赵小军懂事地说道:
“放心吧,妈妈,我会照顾好妹妹的!”
于是韩晓琴便和那个女人,也就是徐红花走进了杂货铺。
她们走进杂货铺,韩晓琴看到了一个满脸横肉的男子,她心中便有些害怕,但一想到现在是大白天,且外面就是热闹的集市,她稍稍心安了一些。出于礼貌,她冲那个满脸横肉的男子微微笑了笑。
“就是那个袋子。”
徐红花指了指男子身后的一个小编织袋,对韩晓琴说道。
韩晓琴硬着头皮跟着徐红花往那边走去。她没注意到,男子在她左边,徐红花走在她右边,两人把她夹在了中间。
等她走到那名男子身边的时候,男子突然一下抱住了她,并且用手捂住了她的口鼻。身材娇小的她哪里是他的对手,很快就被拖着往后面的一间房间走去。
“你别跟来,等下搞定门外那两个小孩。”
男人站在门口对徐红花说了声,便“砰”的一声把门给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