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 《卷一》基地 第一章 月球基地 在线阅读
月球一号太空基地坐落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SPA)附近的一小片平原上。至于为什么叫背面?在命名权诸如此类的问题上,人类向来都会展现出自己蛮不讲理的天性。看到的就是道理。习惯的就是科学,至于其他,不重要!例如,在月球背面那座被命名为东海的一小片洼地里,其实连一滴水都榨不出来。只不过是一片被陨石连续撞击而形成的盆状区域,在这座“海”里,只有熔融体和溅射物所构成一片荒芜。
从月球背面的高空俯瞰,这座被人类津津乐道的,常常用“惊人的壮举,了不起的成就”诸如此类的形容词所夸赞的伟大构成,只不过是几个微不足道的零零散散聚集在一起的白色小蘑菇。对,就是那首《采蘑菇的小菇凉》里唱的小蘑菇。不,歌里唱的可比这些大多了……
这座基地由一大数小的几座半球形防护罩构成。防护罩主要由一些特殊纳米复合材料和高纯度石英砂用某种至今尚未公开的方法烧结制成的,高强度抗辐射中空透光玻璃组成。这些玻璃被镶嵌在高力学性能石墨烯纳米材料为核心的新一代多层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框架之间。玻璃的中空部分,装入了一块极具透光性的高性能光能电板。至于那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护墙?都什么年代了?你竟然还好意思提那些粗笨不堪的老古董?更何况,即使是五米厚度的钢筋混凝土墙的抗冲击强度都比不上这薄薄的仅有50毫米厚度的一小块中空玻璃。
那座落在中心位置的最大防护罩里,有一个年代久远的陨石坑。陨石坑里被注满了从遥远地球经过千辛万苦运送而来的珍贵的淡水。这座被注入大量淡水的陨石坑水库的四周,种植着一片茂密的森林。森林的外围,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自循环生态养殖区。以中国人的观念,无论到了哪里,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解决口腹之欲。吃是万务之首。饿着肚子,你能干点啥?想要解决吃的问题,自然离不开水了。如果没有水。打算熬个汤啥的也不是很方便不是吗?由此而来,这座以中国人为主建造的月球基地,从一开始就被深深地烙下了享乐主义的吃货印记。
其实,要建造一座月球基地也很简单。就那么几步。第一,先选块地,第二,弄个罩子罩上。第三。搞点水,种点庄稼。第四,弄几座发电站,装个电解水装置,弄点氢气、氧气出来。顺带便装个空调吹吹。再剩下的就是搞几台挖掘机出去挖矿。不用兰祥的,现在都无人全自动的。兰祥早歇菜了。
挖了矿回来不能直接卖了。那不值几个钱。要搞深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才能卖出好价钱。月球极地有不少赤铁矿。中空玻璃里的光能电板,防护罩旁边的几座星堆,还有那些旷野中悄悄埋下的温差电站。(其实温差电站和星堆核心使用的都是纳米级石墨烯碲化银复合Seebeck效应(材料)制造的高热能效热电转换装置)这么多电能主要就干一件事,电解水。分离出来的氢气被用来跟那些赤铁矿里的三氧化二铁搞点高温还原反应。最终出来的就是铁和水。这都是初中里学过的,大家都忘记了吗?几个循环下来,氧气和水就平衡了。顺带手的弄到几块铁。这些铁又可以用来做成新的挖掘机。继续挖矿。除了挖氧化铁,还可以挖点硅呀,钛呀,镁呀什么的。在月球上基本没什么空气,这些铁家伙也不容易生锈。用起来也挺趁手的。
什么?这位说了,去挖氦3?不行啊。那玩意提炼太麻烦了,等后期再处理吧。再说,核聚变堆还没普及,挖出来一大堆氦3堆那。晚上还得有人守着,多费事呀?恩,就这样,以后再聊,老板又在骂人了。最近老头的脾气有些暴躁……
又到了月球上日落的时候。当天空炙热难耐的太阳终于渐渐地落入月平线下面的时候。月亮的暗周期来临了。因连续十几天的阳光暴晒而升高达到一百多度的月球表面的温度也开始逐渐的降低。当这些热量开始向着周围低至—270℃太空中辐射时,这种酷热也将很快的被严寒取代。直至降低到—170℃左右。
失去了阳光的照射,在月球表面让人无法忍受的低温环境下,人们暂时停止了在基地外部的几乎所有活动。各种太阳能光能电板都被收缩起来,以减少将近绝对零度的低温和太空无处不在的各种射线对电板的侵蚀。
阳光照射时期在月球表面奔波不停的各种类型的无人采矿运输车。也停止了自己的狼奔豕突,躲进了冶炼中心附近的维修库里,开始了例行的维修检测。当然,这样的例行操作统统都是在无氧无人的环境下自动进行的。除非发现了重大复杂问题。一般情况下,维修部这群懒惰成性的家伙们,甚至都不愿意挪动一下自己肥硕的臀部。在整个月球的幽暗区域,只有冶炼中心里的十几座冶炼炉和配套的氢、氧电解塔,在匹配设置的几座星堆供能系统的支持下,继续着自己不知疲倦的折腾。作为备用配备的实验性温差电站,也将光照期的“正温差工况模式”切换到现在的暗周期“负温差工况模式”,两种工况模式都采用同一个被深深埋藏在地下一百米的温度基准电极。这些温差电站自从安装以后,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就连必要的设备维护,都是电站里的设备轮班倒进行的。看来这种温差电站将会是人们太空生活中的主要电能来源。就目前来看,这种电站的转换效率还不是很高。虽然发电不是很多,但目前保障几座氢、氧电解塔运行还是绰绰有余的……
对于基地里许多人来说,太阳终于下山了,近十四个地球日的欢乐的假期又要开始了。
曾经给人们带来炽热和光明的太阳渐渐地消失在天际的远方。幽暗的夜幕缓慢的覆盖在高大的防护罩上,内含二硒化钨隔热层的外卷帘缓缓的封锁了防护罩上每一块高强度耐辐射中空玻璃。明亮柔和的灯光从防护罩一根根支架和中空玻璃的镶嵌边条处透射出来。让基地又回到了如白昼一般的明亮之中。
一号餐厅门前的小广场上,一位身穿海魂衫的俄罗斯男人拉起了心爱的手风琴,唱起了那首古老的《哥萨克奔赴多瑙河》的歌曲。几名彪悍的,同样穿着海魂衫的俄罗斯人摇摇晃晃,勾肩搭背的从餐厅里走了出来。这几位“能量搬运工”大声喊道:“嗨,该死的老伊万,来一首俄罗斯舞曲吧,那玩意带劲!”停顿了片刻,当欢快的俄罗斯舞曲响起的时候,大声嚷嚷的俄罗斯人跳起了热情奔放的《俄罗斯水兵舞》,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一大群人围观。这些围观的人们挤满了周围的空间,跟随着舞蹈的节奏,拍起了手,跺起了脚。口哨声,大呼小叫声,相互间叫骂起哄声混和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每当小广场音乐声响起的时候。人们就知道,又一轮狂欢之夜就要开始了……
宏伟的种植大厅里照射着明亮的人造阳光。一排排高大的种植架上长满了各种瓜果蔬菜,设置在每一层种植架顶部的,自动喷雾装置的喷口中,涌出一团团烟雨朦胧般的水雾。让种植架上的那一抹翠绿,凝结出了一层晶莹的露珠。
隔壁的粮食产区,一层层小麦已经泛出了金黄的颜色,高大的种植架上,沉甸甸的麦穗很快就要成熟了。“这一次又该轮到哪个实验室来割麦子?这可是件累人的活计。”坐在舒适的监控室里,来自克罗地亚的油腻大叔,科瓦契奇。彼得诺维奇不怀好意的想着:“最好轮到塔娜莉娅她们那个实验室。上次请她喝酒,竟然不给我面子。害的我在一大票兄弟面前丢了人,还让我白白输掉了三十七罐慕尼黑啤酒。”
养殖区建设初期,在“农民博士”夏月雪的悉心培养下。以第一名成绩从短训班脱颖而出的科瓦契奇。彼得诺维奇,终于成功地获得了一号自循环生态养殖区主管的职位。听说他的那位农民博士老师在空间站和月球待了整整一年零六个月才回到地球。可怜的他,最终还是没能和自己心仪的女神韩梦娇“有情人终成眷属”。其实,那位女神早就被二货李成给沦陷了。整个课题组就只瞒着夏月雪一个“憨憨”。经此之后,心灰意冷,多喝了几杯的“农民博士”。在一次街头偶遇中,竟然一眼相中了一个戴鼻环的小美女。经过一番坚持不懈的狗血剧情。终于喜结良缘。过上了纸醉金迷,腐朽没落的幸福生活……
一群穿着制服的年轻人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了大厅。园区主管,兼职的讲解员科瓦契奇。彼得诺维奇走出了控制室。面对一群年轻的新面孔打了个招呼:“哈罗,大家好!欢迎诸位来到一号自循环生态养殖区。”打开了挂在墙壁上的巨大的显示屏,调出了一号基地的全景鸟瞰图。用手中的激光指示笔指着显示屏对客人们说道:“这是我们月球一号太空基地的全景图。通过这张全景图我们可以看出,整个基地是围绕着这座陨石坑水库建设的。整个基地用水都由这个水库提供。包括生活用水,科研实验用水,工业生产用水以及基础建设用水和空气湿度调节用水。我们的自循环生态养殖区就位于水库下方这个位置。”说到这,科瓦契奇。彼得诺维奇用指示笔点了点图中表示水库位置的蓝色区域下方的一小块绿色色块,并把这块区域放大。,被放大的绿色区域又被深浅不一的各种层次的绿色分隔成更小的区块:“这里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自循环生态养殖区。这个养殖区由动物生态区、植物种植区以及淡水养殖区这三大生产基地再加上科研实验区组成。这些生产区每天产出的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肉、蛋、奶以及淡水水产品都被送到旁边这块粉红色表示的食物加工区。在那里我们的产品将会被分门别类的制作成各种食物半成品。这些食物将被用来保障基地人员的日常所需。”
“大家已经知道,这座水库所在的地方,是一座年代久远的巨大陨石坑。陨石坑的四周,有一圈因撞击而出现的地形褶皱,这就是著名的环形山。当这座水库里储存的水达到一定规模后,我们就可以开启基地水循环系统,形成了一个闭环的自然水运转体系。水库四周的环形山上,我们建造了一座环形蓄能水库。在每个月球阳光周期,基地防护罩上的中空玻璃里面的光能电板收集的电能大都被用来驱动水库后面那座巨大的扬水站,通过扬水站,将水库里的水送到环形山上的蓄能水库里。当月球进入暗周期时再由蓄能水库放水,带动山下水电站里的发电机组。为我们提供日常使用的电能。当蓄能电站发电时,环形山上激流而下的水流形成了一座巨大的环状瀑布。由于这座瀑布只是在月球的暗周期才会出现,所以被称之为暗月瀑布。综合暗月瀑布,水库,以及水库周边提供氧气的森林覆盖区,这里形成了一个休闲游览区。而这个休闲游览区被被命名为暗月公园。有许多年轻人都喜欢去那里游玩,搞点户外运动,聚会野餐什么的。
这座瀑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保证了水库里的水质清洁、稳定。用老师夏月雪的话来说就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好了,说了那么多。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吧,你们看到的这些瓜果蔬菜都将成为你们今后餐盘里丰盛的内容。”“科瓦契奇。彼得诺维奇指着左边的养殖架说:“这一排高架顶部生长着一群喜欢阳光的小生命——向日葵。这些小家伙除了可以榨油之外还可以制作大家喜欢的休闲零食。”
科瓦契奇。彼得诺维奇接着又指着右边的养殖架介绍说:“这一片是蔬菜种植区,只要是在地球上所能找到的所有蔬菜品种,我们都会种植一些,除了供大家的日常消耗外,我们还在科学实验区进行一些对比实验,测试在不同的温度、压力、空气成分环境下各种植物的生长状况。最重点的实验就是模拟火星和金星那种高二氧化碳的空气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通过采用“快速迭代优势选取技术”来培育能够适应那里环境的新的植物品种,为我们下一步改造火星和金星做好前期工作。这也是关于金星、火星的未来星球改造计划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好了,请大家跟我去粮食产区看看吧。”
推开透明的隔离防护门。养殖架上是一整片金灿灿的小麦。随着通风管道送入的清新空气,麦穗在气流中轻轻地摇摆着。就如同地球的麦田里的滚滚麦浪。小麦区域的周边,生长着玉米,土豆、番薯这一类适应能力较强的作物,再远一些的地方,还有一些青稞、高粱、荞麦等一些其他杂粮。这些粮食作物同样也是星球改造计划中的重要成员。科瓦契奇。彼得诺维奇指着麦田说:“这里的小麦就要成熟了。每当这些粮食作物成熟的时候,基地管理部门就会安排各个实验室轮流来这里参加收割。这是为了增加大家的劳动时间,更重要的就是要让大家体验一下“一食一饭,来之不易”的感受。”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拜访一下那些可爱的小动物们吧。”
打开另一道隔离防护门。干草混合着谷物的气味随风飘来。一大群安哥拉奶牛正懒散的躺在人造阳光下。缓缓的反刍着刚才匆匆吞下的草料。几头小牛正在草地上撒着欢的蹦跳着。不时的相互冲撞着。摔倒了,又爬了起来……
“我们这个一号生态养殖区占地120公顷,整个养殖区有36名管理人员,分别负责日常的科学实验、设备维护、环境监测、动植物的卫生防疫检测等工作。所有具体的养殖作业都是由各种设施自动完成。我们的生态养殖区,正常运行下基本可以满足一号基地满员时五万人生活的全部需求。同样规模的养殖区在一号基地里有三座。冗余的产出将被密封储存起来,以备将来深空远航时的需要。当然,远航战舰上也会配备类似的生态养殖区,但是更多的食物储备,在星空的远航中也是很有必要的。”
“什么?几百亿人口?人类又不是蝗虫、行军蚁一类的低等级生物。不需要依靠数量取胜,我们是宇宙的维护者,而不是攫取者,破坏者。不要被那些伪科学的“科幻小说”所迷惑。动辄几百亿?脑神经歪塌勒,该去修补一下了。”
随着畜牧区,水产区的参观和科瓦契奇。彼得诺维奇风趣而又详尽的讲解,同学们对整个生态养殖区都有了深入的了解。
最后,大家又来到一片幽暗的特殊区域。这里几乎没有亮光。只有墙角的缝隙里透露出柔弱的光线。一大片不起眼紫色灌木在幽暗的空间里茂密的生长着。科瓦契奇。彼得诺维奇指着这一层层长满了种植架的紫色灌木说道:“大家请注意观察一下这些紫色植物。这是一群神奇的氧气制造者,和那些绿色的植物相反,它们在明亮的光线下生产二氧化碳。却又在幽暗的夜晚制造氧气。我们将这种有趣的现象称之为“逆光合反应”。它们可以在长期无光或者弱光的特定环境里生长,被用以保证在特殊的幽暗环境下,为我们提供必须的氧气。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如何更好的利用这种逆光合作用植物来保证基地在月球暗周期的氧气供应。
“好了,到了这里,今天我们的参观访问就结束了。请大家在离开前仔细检查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不要遗漏这里。这里是严禁外来物品的。如果有外来物品被遗漏在这里,很可能会增加这里的动、植物被杂菌感染的风险。”彼得大叔严肃的说完,又挥挥手,跟大家告别道:“谢谢大家的光临!期待着和你们下一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