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巧媳妇当家》 第三章 附赠品 在线阅读
两种不同的阶层,从一开始的相互冲突着,磨合着。最后,开始通婚,毕竟年龄都摆在那了,有些老实本分的知青们,开始跟农村人处对象,成分好的适龄男女很受追捧。
赵海燕就是那个时候产物,她不知道自己是幸运的还是悲惨的。幸运的是她的父亲是知青有学识,她从小就被父亲教的很好。悲惨的是,她最后也是因为父亲,才落下终生未娶的下场。
她的父亲叫赵卫国,就是那一批知青中的一员,母亲是个老实厚道的农村妇女。因为成分好(三代都是赤贫),长的也不错,在村里很是吃香。识一些字的母亲,总觉得村里那些只知道扛锄头大字不识一个的糙汉子,不是她的良配,她喜欢温文尔雅书生气息的男人。于是,姥姥姥爷将目光定在了那一批知青的身上,最后,选中了父亲。
赵卫国符合那时候父母选女婿的一切条件,人高马大,带着圆圆的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又是知青有学识,比村里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好太多太多。
嫁给父亲,母亲觉得这是她这辈子最骄傲的一件事情。
父母结婚的第二年,赵海燕出生了。
她出生在那个“读书无用论”最盛的8年里,好在,赵卫国还是坚持让她读书,这一点,赵海燕是感激的。
而那时候,村里的其他小伙伴们都挂着鼻涕穿着脏兮兮的衣服,夏天割猪草,放牛,秋收的时候跟着大人后面跑来跑去忙进忙出,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同龄中只有她,被母亲收拾的很干净也很文静,每天背着花布包蹦蹦跳跳的去上学。
看到长辈都甜甜的叫着,两根有点泛黄的麻花辫也是十分可爱的,走到哪都被赞一句乖巧懂事。
哪知好景不长,要恢复高考的消息在这些知青们中传开了,这让这些已经打定主意一辈子扎根农村的知青们顿时炸开了锅。知青们好不容易被压下的心思再一次活泛了。她的父亲也是,他不在“地、富、反、坏、右、”的政审中,可以去省城参加高考。在得知消息后很是激动的畅想了未来。
母亲自然是支持的,她满心欢喜拿着偷偷攒下来的钱托人家买了一些课本和习题,白天不敢看书怕被村里人说,晚上废寝忘食熬夜苦战。那时候点的都是煤油灯,煤油灯在那个时候,也是奢侈的存在。那时候天一黑,家家户户都上床睡觉了,没人舍得浪费一丁点的灯油。
只有他们家,一灯如豆到天明。父亲只有晚上有时间看书,为了掩饰父亲点灯看书的事情,母亲同时会拿着针线活,有时候是编竹篮子,一边照顾父亲一边做工。每每瞌睡的不行都不敢去睡。
父亲对母亲的“通情达理”表达了很深的感激,每每这个时候,母亲羞答答的看着父亲。父亲说,他一定会一鸣惊人的。
对于父亲的才华,母亲从来不质疑,于是她包揽了家里所有的脏活累活,每天起早贪黑的挣工分,就为了多分点粮食给父亲补身体。
母亲一门心思扑在父亲的身上,而父亲一头扎进书里,他们似乎都忘记了他们还有个女儿。一个正在长身体很需要营养的孩子。
果不其然,他们这边79年才全面恢复了考高。父亲志得意满的去参加,结果并没有考上。父亲很灰心,他开始变得忧郁。忧郁的父亲开始酗酒了。
母亲很担心,劝慰的话也说不到父亲的心坎里,只能默默的支持父亲,偷偷的给父亲弄酒弄好吃的,父亲俨然是她生命中的唯一,而她不过是附赠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