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小郎君》 第三章 祭祖 在线阅读
洪武三十五年,七月初二,宜祭祀、破土,忌婚嫁
在金陵城郊的李家祠堂,一群人进进出出,有割草的,有泼水抑尘的,有爬上梯子更换帷帐的。祠堂前的桌子被擦得一尘不染。二少爷李睿前后查看,时不时指指点点,李宪和李旭却坐在东厢房,惬意的品味文秀泡的碧螺春。时不时砸吧一下嘴,看上去好不舒坦。
这时,李睿从门外走进来,二话没说,端起茶壶走到厢房的一边,给自己倒了一杯,一口喝下去,这才长长的吁了一口气,脸色不渝的看着两兄弟。
“我在祠堂忙里忙外,你们两却在这品茶聊天,这可是兄弟之道?”
身为老三,奉承话自然是李旭来。只见李旭笑嘻嘻得从太师椅跳下来,伸手作揖道:”辛苦二兄了,不过这也不能怪我和大哥。大哥差事以毕,我的差事却还没开始,那些物件眼看还没运来,趁此闲暇和大哥在此歇息一番,一会也好去给二哥帮忙。“
”哪里还有事情要你们帮忙。“李睿没好气地说了一句,又倒了一杯茶,一口喝了下去,看来的确是渴得紧。
”三少爷,车到了,崔管事打发人来问是现在就卸下来还是等到午饭后。“芸香走进门来,冲三位少爷行了个万福,开口道。
“就现在卸下来,午后祭祀都快开始了,哪有时间摆放祭品。”李旭摇摇头,又转过去对李宪和李睿说:“两位哥哥,我得在祠堂内摆放祭品,外面车子就有劳两位哥哥照看了。”
走出厢房,李宪和李睿来到马车旁,开始清点卸下来的器皿和祭品。李旭则来到祠堂内,指挥下人们将祭祀所需物品一一摆放整齐。话说李旭本身就是一个有些强迫症的人,东西没有摆放到位就会不舒服,倒是适合做这一项工作。
忙了一上午,在管事家里吃过一顿午饭,李旭安排人在祠堂守着,免得那些祭品被老鼠给啃了,又拜托吴管事在村口守着,要他一见到车队立马回来报信。然后和李宪李睿找了个干净铺子,合衣睡了上去。
也不知睡了多久,李旭迷迷糊糊听见外面有人大喊:“三位少爷,老爷们来了。”李旭勉强翻了个身,起身揉了揉眼睛。宝儿端进来一盆水让三位少爷洗把脸。清理好之后,李旭便跟着李宪李睿走向村口准备迎接大伯三叔还有自己的父亲。
一条长长的车队慢慢靠近村口,打头是大伯父的仪仗,“曹国公”,“左柱国”,“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太子太师”一大串牌子眼花缭乱。除了曹国公的牌子,其余都是这次靖难大伯获得的新头衔。
“前军都督府左都督”,这是父亲的仪仗,不过比起大伯来还是要寒酸许多,只是这块牌子也代表了父亲的勋卫统领身份。李旭不求牌子能多几块,只求两年后自己还能自由自在,不至于沦落到被圈禁的下场。
“中都留守司留守”,这应该是三叔的官衔了,不过李旭很好奇,三叔李芳英是怎么逃过那场弹劾的,历史上也似乎没有留下多少资料。
车队停下,李宪带着李睿和李旭上前作揖。大伯着麒麟锦袍,一身英武气息。只是脸上那股得意的神色掩饰不下去。身后出来的是大伯的儿子李修成,也算是李家房的嫡长子。不过李家三房已然分家,不再按年纪计算儿子辈的排行。不然李旭得算是四少爷了。
李景隆下车来,看着作揖行礼的二房三兄弟,点点头,没有什么表示,便自顾自的走开。倒是李修成下车后规规矩矩的向哥仨还了一礼。后面下车的李增枝和李芳英看到这个情形,眉头都不可觉得微微一皱,不过两人没说什么,只是和三兄弟聊了几句,无非是操持辛苦之类的话,之后就向祠堂走去。
“都准备好了吗?”李增枝回头问李宪,李宪连忙上前,低头说:“已准备妥当,我和族里的人一一检查过。”李增枝点点头:“这次你们辛苦。”
走进祠堂,李景隆站在最前面,李增枝和李芳英落后半步,之后便是李修成李宪他们一辈的兄弟,因为自古以来,女人是不可以进家族祠堂的,所以这次全是李姓男丁。
族老将香分成了四支一份,递给了每个人一份。这里也是有讲究的,老话说“神三鬼四”,也就是说敬菩萨之类的神要三炷香,要是上坟拜祖宗,则需要四支香。李景隆带着族人拜了三拜,上前将香插在崭新的香炉内。接着便从衣袖中拿出一张绢布,大声的念起祭文。李旭觉得这篇祭文估计李景隆府上的儒生写的,无非就是向祖宗通告世道变迁和后辈的功劳。却写的晦涩不已,反正李景隆念了得有半个时辰,李旭的膝盖都跪的有些疼了。
“今告先祖,咸使闻之。不求厚禄,泽庇后人。黄泉有知,伏惟尚飨。”好大一会,李景隆终于念完了祭文,接着就将祭文一卷,投入还在熊熊燃烧的火盆。后退一步,下跪俯身,所有族人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李景隆喊了一声“毕”。大家这才站起身来。
李景隆转过身来,看着李氏族人,训示道:“本公深受皇恩,锄朝堂之奸佞,扶大厦之将倾。今皇帝继位,许本公以重任。本公日以继夜,不敢懈怠。家族之事,本已无心操持,但凡我李氏族人,须得谨记规矩二字,做规矩之人,行规矩之事。但凡有逾距者,本公容不得他,国法也容不得他。各位共勉。”
堂下的族人纷纷拱手鞠躬“侄子谨记”“弟谨记”李旭边行礼却边想着:“大话说的倒是响亮,可惜你本不是一个规矩人。难怪日后会有这么一劫。”
祭祀完毕,一行人出得祠堂来。李景隆安排儿子将带来的粮食银钱分散发给祠堂老宅的族人。自己却径直上了车,扭头就走。这时还在应付下人的李芳英走到李增枝的身边,低声说道:“二哥,回去之后可否来弟弟家一趟,有些事情想和二哥商量。”李旭听闻后扭过头,却看李增枝点点头。
李增枝将三兄弟唤到身边:“今日祭祖顺利,有赖你们兄弟三人齐心协力,为父很是欣慰,只是做事须得有头有尾,你们且去收拾好手尾,我随你们三叔先回城内,要是时辰太晚,你们就在这里留宿一宿,免得回城犯了夜禁。”说完,便转身和李芳英上了一架马车,扬长而去。
李宪和李睿很兴奋,祭祖可是一个家族的大事,往往得是家族的头面人物出面操持,这次兄弟三人能得到这份差事,还能完成得让长辈满意,这也让三兄弟大大的露个脸,就连老宅的族老也夸二房三兄弟沉稳可靠,日后必成大器。
唯有李旭瘫坐在祠堂火盆旁边,手懒懒得拨动着火盆的灰烬。祠堂火盆不熄灭可不敢走,万一把祠堂烧起来那可是灭祖的罪。又不能直接熄灭,不然祖宗收不到银钱,也会怪罪后辈。只能一点点看着火盆燃烧殆尽。李旭看着那些纸钱,仿佛看见了未来李景隆一朝罢爵,圈禁绝食的画面。
明年是永历元年,也就是说,明年就会有人开始弹劾李景隆和李增枝。时间不多了啊!李旭扔下火钳,双手双脚尽力伸展,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好似想破开什么束缚一般。
李增枝和李芳英坐在回城的车里,李芳英的小儿子李勉规规矩矩的跪坐一旁。李增枝看了李勉一眼,笑着对李芳英说:“平素听闻你家教严谨,看看,就连老幺在你面前也毕恭毕敬,却失了应有的活泼。”
李芳英摇摇头:“风雨欲来,三弟我也不得不约束家人,怕就怕在外骄矜惹祸。”
李增枝有些意外的看着李芳英,这是话里有话啊。本来这次应李芳英邀请,就是想和李芳英谈谈李景隆的事情,没想到倒是李芳英先提出了,这也好,免得绕弯子。
”三弟速来谨慎,家人也是管教的极好,想来不会出错,只是我看大哥最近......“李增枝斟酌着,不管怎么说,言大哥的不是本来就不是什么很光彩的事情:”大哥确是有些变了。“
李芳英点点头,长出了一口气:”虽说是献城有功,皇上也给了大哥好大的体面,但是咱毕竟比不得跟随皇上的老人。最近街面上一天有好几场殴斗,具是北面来的燕山卫与金陵卫所冲突所致。有人传出风来,近几日朝议,大哥站勋位之首,让许多新爵嫉恨不已。眼看就是一场弹劾。“
”前几日倒是传出了风言风语,说大哥在家行君臣之礼,我原本是不信的。“李增枝没有直接说出是夫人的枕头风,这个年代妻子说大伯的不是,叫目无尊长:”可是后来我问过睿儿旭儿,他们去大哥家也是行稽首礼,这却是有些不妥。“
”三弟也听说了,礼不大,可若是被北面新贵抓住参上一本,大哥可不好辩驳。“李芳英点点头,一脸犹豫。
”二老爷三老爷,到家了。“车外传出车夫的声音,小儿子李勉先跳下车,站在一边准备扶自己的二伯和父亲。李增枝先下来,看着李勉说:”你倒是伶俐,也知礼的很,过几天来二伯家,多和你几位哥哥亲近亲近。“
李芳英也下了车,笑着说:”幺儿当不得二哥夸,宪儿睿儿已然成人,这次祭祖,却看见旭儿也是知书达理,沉稳干练,倒是二哥有福了。“
两人在李芳英府门前夸了一下对方的儿子,又才携手进门,吃酒清谈。直至深夜,李增枝方归。
张氏早已在门口候着,看见丈夫回来,便将丈夫扶进门来,又是更衣又是洗漱,一通忙完之后,这才躺下来休息。
”老大他们没有回来?差人报信了没有。“李增枝闭着眼睛,刚才喝得有些多,此时头晕倒也正常。
张氏点点头:”打发人来了,说怕是要收拾一番,回城也晚,索性就在那边睡一晚,明日午前必回。“
”恩“李增枝点点头,沉默了一会,方才又开口道:”蒙皇上隆恩,差为夫往荆州整肃兵备,抚安军民。约莫过得年后就要去了。这一去不知多久才回,家里只有倚靠你了。“
张氏一怔,不过随即劝慰道:”老爷只管应差,家里有妾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