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 第2章 在线阅读
这两件事情为朱厚熜顺利即位提供了保障,直到嘉靖七年,大权在握,乾坤独断的世宗朱厚熜意味深长地总结一下杨廷和以及敕定议礼诸臣之罪时说:“杨廷和为罪之魁,怀贪天之功,制胁君父,定策国老以自居,门生天子而视朕。”(《世宗实录》卷八九)这些都是郁结在嘉靖心里的实话,天性聪明,自尊极强的他绝不甘于受人操纵,面对元老群臣胁迫,朱厚熜临危不惧,力挽狂澜,确是显现出他独具的胆略与才干,这个斗争以左顺门事件发展到了顶点。
他登基后的第六天,就下诏群臣讨论如何尊崇他的亲生父母。当杨廷和以既定的“承祧”原则提醒他时,这位15岁的皇帝恼下脸来狡辩说:“孝宗本是伯父,如何变成了父亲?兴献王本是朕生父,如何又变成了叔父?这样绕来绕去不妥当。”这个事情就是被历史称为“大礼仪”的事件。
作为他皇位继承的主持人杨廷和,由此才发现这个孩子太狡猾,本来已经商定好的却被他抵赖,在名分与皇位之间,他做出了极为强烈的反弹。自此由于一个称呼和尊号,让整个帝国政治核心都为之争斗。原兵科给事中史道升任山西佥事,赴任前夕,上疏给小皇帝:“先帝(正德皇帝)自称威武大将军,廷和未尝力争。今于兴献帝一皇字、考字,乃欲以去就争之,实为欺罔”。紧接着就回忆了一个相关的事情。想当初,正德皇帝朱厚照违反祖制自称威武大将军,身穿铠甲,头戴银盔,腰佩宝剑,骑乘在一匹枣红马上,威风凛凛,神采飞扬。群臣匍匐道左,高呼万岁。大学士杨廷不但不以违反祖制加以阻止,还代表大臣进酒一杯,表示祝贺,皇帝一饮而尽,对杨廷和高声说道:“朕在榆河曾亲斩虏首一级!”杨廷和赶紧叩头,赞扬道:“皇上圣武无比,臣民倍感欣幸!”。《明武宗实录》这个关于违反祖制的往事在世宗朱厚熜来看实在太及时了。杨廷和终于受不了,上疏自辩,并请求辞职回家。朱厚熜考虑到让他离职时机并不成熟,下诏安抚他说:“及国势危疑之际,又能计擒逆彬,俟朕从容嗣统,功在社稷。”(《世宗实录》卷二十一)表面如此,他们君臣矛盾却日益陷入不可调和,两个都非常固执的人都开始布局隔空发力。
终于在嘉靖三年,朱厚熜再次将“大礼仪”问题交付文武群臣集议,杨廷和见朱厚熜又开始否决他们之间的“既定方针”,加之其他提议也被否决,于是再次上疏请求退休。这时候,朱厚熜已经掌握了所有权力,厌倦杨廷和的跋扈难治,于是顺水推舟,同意回家养老。杨廷和的退休时新帝旧臣之争的重大转折,体会到权力味道的朱厚熜开始越来越自信,大礼仪是矛盾爆发点,左顺门是明世宗的大礼仪的收官之作,展示了他已经大权在握,有能力掌控政局。
七月,包括九卿二十三人,翰林二十人,给事中二十一人,御使三十人等共二百余人的庞大队伍,集体跪在左顺门外,大呼明孝宗。哭声,喊声震天。
朱厚熜此时正在靠近朝堂的文华殿,他听说左顺门外有骚动,立即派几个太监去让群臣散去。但是群臣推说他们没有得到书面的诏令便拒绝离开。但当诏书随要随有时,群臣仍然拒绝走开。于是朱厚熜立即下令逮捕了为首的八人。一时群臣情绪更加激愤。左顺门前出现混乱,声震阙廷。朱厚熜杀心顿起,派人将员外郎马理等一百三十四人逮捕,八十六人待罪。一时间锦衣卫从四面八方围来,左顺门瞬间被染红。这些血迹清楚地表明了十八岁的朱厚熜的意志,他的旨意是不能被逆转的。在被打的文臣里,有个叫做杨慎的人,他是杨廷和的儿子。这是世宗第一次与以杨廷和为代表的文官彻底决裂,为此他开始重新构建绝对服从自我的官僚体系。
嘉靖前期推行了改革,成效显著。河南道御史刘安说:“今明天子综核于上,百执事振于下,丛蠹之弊,十去其九,所少者元气耳。”以朱厚熜的智商和能力,在励精图治的精神下,把大明王朝引向一个繁荣稳定的局面并非只是梦想。
通过“大礼议”提拔了一批低级官僚,借重他们的力量张扬皇权,并最终战胜了内阁。杨廷和集团开始走向覆灭,张璁等新兴势力迅速崛起,明朝统治阶级内部借助大礼议平台开始有序而及时的吐故纳新,成功实现新旧势力的更替。